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創世半島

創世半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899102
李知昂
春天出版社
2007年1月10日
66.00  元
HK$ 56.1  







* 叢書系列:奇幻次元
* 規格:特殊裝訂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奇幻次元


[ 尚未分類 ]









  「在李知昂筆下,科幻與奇幻相輔相成相濡以沫,攜手打造幻想文學嶄新境界。」

交通大學科幻研究中心主任.葉李華

  「看《創世半島》是一場充滿驚嘆號的饗宴,就像探索一條新的礦脈,一開始黑矇矇的,然後開始看到一些線索、一些金屑,突然間,你好像知道下頭會有豐沛的金礦,忍不住奮力挖掘,越挖越是驚喜,這時一塊一塊的金礦原石出現在眼前,身為文字礦工的我們,忍不住發出讚嘆,這真是一部精采絕倫的妙作呀!」

《蟑螂與北一女》系列知名作家cleanmoon

  除了時光機,回憶或許是征服時間的最佳方法。

  一切是從想瞧瞧電腦中0與1所構成的生命這個念頭開始的,

  從cegfe這個小小程式裡開展出來。

  人工的生命,0與1的世界,

  是否就能夠窺視生命的真意?

  這是個已經過去的世紀末故事,最大貢獻是讓一些泛黃的記憶變得鮮明,營造一場以幾年前時空為背景的科學幻想。若它真能扮演某種拭鏡紙的角色,將許多人心中的記憶明鏡擦拭得更加清晰,更是再好不過。

本書特色

  在李知昂筆下,科幻與奇幻相輔相成相濡以沫,攜手打造幻想文學嶄新境界。

  采豫(網路文字工作者)、葉李華(交通大學科幻研究中心主任)、 cleanmoon(《蟑螂與北一女》系列知名作家)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

李知昂

筆名:梅林.W,現居台北新店。
熱愛說故事與創作小說,目前專職寫作。
喜好科幻、奇幻與兒童文學等領域的創作。
曾獲第一屆第三波奇幻文學獎首獎、第一屆倪匡科幻獎並列首獎。

  著有《鏡之國1─風一樣的女孩》、《鏡之國2─雪地裡的閃光》、《鏡之國3─烽火圓舞曲》並在誠品兒童書店擔任說故事義工,與好友皮皮哥哥合出了一本兒童故事集《讀聖經的童話狼》。



關於《創世半島》

  自從電腦發明以來,人類就一直盼望著,期待一種足以和人類一較高下的智慧心靈於數位之海中誕生。從抽象意義來說,這種心靈是由零與一的訊號組成,而在物理層面上,它是奔馳在數以千萬計的電晶體之間的電流網絡,每秒遞嬗變遷達數十億次。令人聞之咋舌的天文數字疊乘在一起,其複雜度超乎常智所能理解。

  然而,人腦不但非只如此,甚至還遠遠凌駕其上。根據現今科學家的估計,在大腦皮質一百五十億神經元組成的網路之間,有大約數十兆個突觸扮演著記憶單元的角色??即使每個突觸儲存的僅是零與一的資料,全部加總的記憶體容量也可與現今最先進的超級電腦相提並論。再加上生物神經系統渾然天成的平行運算構造、由多種感官所提供的豐富反饋訊號,皆非當今電子資訊技術所能望其項背。數位智慧追趕自然心靈的路途,還很漫長。人類物種的寂寥感恐怕還得再延續幾個世紀吧。(當然,有外星人來訪則另當別論)

  雖然現實是如此地枯燥,想像力卻早已於文字之間馳騁遠航。智慧的誕生看來毫無奧秘可言??任何嬰孩的成長過程不都是一幕幕的奇蹟嗎?文學作家們所認真探討的,從不是人類以外的智慧心靈該如何產生,而是基於何種特質,人類才會承認這些非人智慧的個體堪足與人類相提並論。

  艾西莫夫的《正子人》一書中,機械人安德魯為了獲得人類身分的認同而努力,甚至不惜以擁抱死亡為代價。機械人第三法則規定機械人必須維持自身存續,即所謂機械人不得自殺??如果機械人的終結可以用「死亡」來描述的話。但法則本身並未對「死亡」詳加定義,而安德魯從長年的追尋中體悟到:理想的死亡更甚於軀體的死亡,心靈的痛苦凌駕於存在的終結。「讓我的軀體存活,卻以更大的死亡作為代價,才是真正違反第三原則。」從這裡,艾西莫夫提出了他的見解:當一個寄居軀殼中的心靈體悟到它軀體的死亡並不等價於自我的死亡時,便有資格被尊稱為「靈魂」。

  而在李知昂的《創世半島》中,人工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展現了心靈演進的歷程。原本「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係指一種資訊領域的學術研究,藉由建立簡單的規則創造出不斷演變更替的複雜狀態,進而從中展現生命現象的特質。故事中主角呂衡遠所撰寫的「創世半島」程式則更進一步,藉由安排一個資源有限的環境,讓人工生命在其中自由活動,並「賦予他們成長、合作、戰爭、發明等能力」,讓他們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生存競爭。在這個由數位資料組成、被稱為「半島」的人造環境中,人工生命像古代城邦一般各據一隅,收集資源而努力成長茁壯。而當他們勢力壯大,貪求更多資源的時候,免不了彼此就要來一場廝殺,如同自然界的弱肉強食。

  呂衡遠安排給人工生命的環境,可說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殘酷戰場:消滅所有其他對手,獨佔全部資源,是對單一人工生命最有利的生存形式,只有最聰明狡詐者能夠從中脫穎而出。強大的個體亟欲併吞近鄰、擴充勢力,而弱小的個體則彼此結盟,聯手抵抗強敵以求生存,卻又不時彼此爭鬥背叛。於是半島上烽火連天,永無寧日……

  然而「創世半島」並不是個任人類操弄的策略模擬遊戲。進行這場爭霸的人工生命能夠自行分析情勢、做出決定。競爭是他們的天性,但求生存是他們(也是任何生命)的最終目的。逐漸的,某些人工生命「發現」鬥爭未必有利於彼此的生存,合作與共生能夠帶來更穩定的環境。於是他們轉而追求「和平」。

  當呂衡遠發現程式中的人工生命,開始以外交手段而非軍事手段謀取城邦間的穩定時,不免大吃一驚,直嘆人工生命的智慧發展大出他意料之外。但他認定那是人工生命為了爭霸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競爭策略,卻沒意會到它們正違逆了他這個「系統管理者」的意圖:他安排給它們兇殘的競爭本能,它們卻能夠自行超脫本性的限制,追尋穩定的均衡。

  人工生命雖然是以程式寫就,卻也符合了自然生命的基本特性:任何生命皆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而努力,而個體間會彼此合作,只因為依存團體對自身的存續更有利。而在人類社會之中,這更發展成一種普世共通的情緒:人們以同情憐憫之心構築起更廣泛的互助網絡,預防未知的災難??今日我幫助另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或許來日當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能獲得幫助。以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可以說是一種社會保險型態的道德濫觴。

  但是,有沒有可能,分享之心是來自於對所有生命同等的尊重?就如同在故事末尾將僅有的糧食分一半給落魄國王的那對母女,她們並非期待來日能有所回報,也並非為了那國王過去曾有的榮光。她們既非僅求自保,也無須捨己救人,只是單純地尊重每個生命,包括自己在內。每個生命都同樣值得繼續活下去,都應該享有相同的機會。

  或許,生命的價值就存在於平等尊重所有的生命。或許,生命的價值就在於超越現有環境的局限、生物本能的束縛,去追求一個更高層次的理想。李知昂的《創世半島》並未告訴我們答案,甚至透過一個人世以外的世界來討論這一切。然而,我們每個人是否都該捫心自問:對你來說,

  生命,意義為何?

采豫 網路文字工作者,著有《精界轉生》、《精靈絮語》……等作品。

【推薦序】

  如果不是李知昂這樣一位傾全心於創作的作家,又有誰能寫出這樣細緻的讓人拍案叫絕的好作品。

  認識知昂很久了,我們一起出版兒童故事集、也一起在兒童誠品當講故事義工,在他講故事的時間,總是能帶給孩子們滿場的歡笑,故事裡層出不窮的創意,連小朋友的媽媽們都聽的忘我,搶著跟孩子們回答問題,好像自己就是小孩子。

  當然知昂不只是一位有愛心的講故事哥哥而已,他在台灣的新生代奇幻小說家中已經是響叮噹的一哥級人物,第一屆倪匡科幻文學獎首獎、第三波奇幻文學獎首獎、歷屆倪匡科幻文學獎的評審,這些都可以證明他是個實力派的寫作高手。為了專心於創作,梅林辭去了中研院原分所的研究工作,用全部的心力灌注於寫作,他不寫媚俗卻能海撈一票的大眾化小說,執著於經典奇幻,就像手工打造的藝術精品,雖然費時費力,卻能歷久彌新。

  看《創世半島》是一場充滿驚嘆號的饗宴,就像探索一條新的礦脈,一開始黑矇矇的,然後開始看到一些線索、一些金屑,突然間,你好像知道下頭會有豐沛的金礦,忍不住奮力挖掘,越挖越是驚喜,這時一塊一塊的金礦原石出現在眼前,身為文字礦工的我們,忍不住發出讚嘆,這真是一部精采絕倫的妙作呀!

  那天看完《創世半島》時已經是晚上一點半了,隔天我和幾個好朋友到龍洞潛水,一路上我口沫橫飛的分享著這麼迷人的科幻小說給朋友們知道,聽完的朋友無不發出充滿訝異的讚嘆「多麼巧妙的安排呀!」

  男女主角一個是醉心於研究的男學生,另一個則是身材曼妙的網球少女,兩個人沒有脫衣服、沒有接吻、沒有牽手,只是純粹每週五一起打打網球,竟然也能創造出這麼扣人心弦的故事。兩個計算出來的奇幻國度又怎麼和校園網球故事扯上關係,我忍不住想要多透漏一點,卻又怕影響了大家的閱讀樂趣,只得作罷。

  《創世半島》絕對是一部值得買回去再三回味的佳作,就算不買的話,也請在書店看完它,能讀到這麼妙不可言的作品實在是太享受了。

cleanmoon 強力推薦

  推薦者cleanmoon是李知昂中一中的學弟,出版過《蟑螂與北一女》等五部小說,曾擔任新聞局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評審、新聞局優良兒童電視節目評審。

【自序】追憶逝水年華

  是否有這個經驗,曾經翻開自己過去寫的信,感動不已?

  人活在過去裡,因為沒有過去的記憶,現在就不成立。人也活在未來裡,因為對未來的盼望,是現在活著的動機。所以我們有許多的歷史劇,訴說著你我出生前的故事。我們也有好多科幻片,表演我們這一代過去以後的事情。

  然而我卻想挖掘自己的記憶,人們的記憶。不是那麼遙遠,而是聚焦在幾年以前。世紀末的惶惑不安,我們究竟還記得多少?那時候的流行、那時候的語言、那時候的心理,不太遙遠的過去,好像它並不是「過去」似地。然而它卻的的確確已經過去了,彷彿是一層蒙上了薄霧的時光,是一幀色彩褪了的相片。

  於是我依稀聽見了科學小飛俠的主題曲,排雲掌、五行旗、風雲際會,職棒的加油聲被賭客的吆五喝六聲全給毀了,我迷迷糊糊地走在路上,景物飛掠而過,入伍理了頭髮,又慢慢地長出來,休假喜歡看卡通,也酷愛塗塗寫寫,卻是因為格鬥電玩中的一具功夫機器人,得到靈感,才初次有作品登上中國時報的浮世繪,後來最大的娛樂,則是由於家中沒接網路,上網咖熬夜讀朋友寫的小說,煙味嗆鼻,不以為苦。

  記憶之流還在流,忽然是一九九九年了,想起小時候讀過的神祕預言,曾以為這一年要有大事,不禁啞然失笑,因為我已經不再相信這些日子、節期的花招——我信末後審判的來臨,卻不信渺小人類可能確知審判的時日——果然那也是無事的一年。然而若說完全無事,卻又怎麼能夠?生命的徹底轉彎,不就是那時候嗎?發現自己可能一輩子創作下去,難道不是那時刻、那群朋友們所撒下的種子?

  我終於了解到一件事,自己曾經走過的記憶是很重要的,我的眼、耳、鼻,五官四肢曾經經歷過的東西是很重要的,它的意義深遠,而且即使我誤以為可以把它拋在腦後,依然如影隨形。或許崇尚寫實的小說家早已經熟知這件事實,但對寫慣了幻想,打一開始就栽進科幻奇幻世界的年輕作者如我,這發現卻代表了新奇與興奮。

  我嘗試撿回了記憶的碎羊皮,重新編織這故事。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幻想,誇飾的幻想,不僅幾年以前達不到,或許今日亦不可能。但也正由於這些幻想,讓我更認同了故事中的角色:一個虛擬的生命、一名喜歡網球的少女、和一位跟老師做專題研究的彆扭大學生——或許我在大學時代也跟他一樣彆扭,不過說到專研的成就,比起他卻差得遠了。

  魯賓遜的星期五是一隻猴子;《追憶逝水年華》作品那麼龐大,所以普魯斯特當然是個俄國人;記憶中的自己,充滿了各種不學無術的誤解,可這些誤解又變成某種令人捧腹的記憶,以致更沒有辦法忘卻。所以我也厚顏地套用了普魯斯特的書名作序,把自己的記憶與幻想、經驗與夢,一古腦兒都灌到了這本小書裡頭。因此故事中的呂衡遠大概也要向我抗議吧,因為他明明比我優秀那麼多,卻還得跟我出同樣的糗。

  這是個已經過去的世紀末故事,最大貢獻是讓一些泛黃的記憶變得鮮明,營造一場以幾年前時空為背景的科學幻想。若它真能扮演某種拭鏡紙的角色,將許多人心中的記憶明鏡擦拭得更加清晰,更是再好不過。

  除了時光機,回憶或許是征服時間的最佳方法。

李知昂




其 他 著 作